节水增粮,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高小麦产量,有着显著的效果。在山东青岛等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几年来的实验下,通过了全镇的大面积推广,效果突出。
01 水肥一体化滴管配置
在滴管配置上,可以采用近几年推广的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每畦宽1.8m,行距为22-25cm,播幅宽8cm,每畦6行,配以相应的滴管铺设技术。支管铺设可以每畦两根,每根设置在2-3行间,靠近2行小麦处,在小麦收获后,套种玉米也更为方便。
02 播种前准备
小麦的品种选择高产节水的小麦,适应性,抗逆性要强,例如青农2号。每亩田采用含有苯醚甲环唑2.2%、咯菌腈2.2%,噻虫嗪22.6%的悬浮种衣剂15ml拌种,防治小麦虫害的同时预防病害。
玉米收获后,整地一遍,深度达到15cm后再次深根,旋耕一遍。可以采用宽幅精播技术,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播深3-5cm。足墒播种,最佳播种时期在10月5-12日,每亩播种量在6-8kg。
03 肥水管理
麦田亩产500kg以上一般每亩施用尿素28-33kg,12%过磷酸钙50-67kg,硫酸钾8-10kg,硫酸锌1kg。对于底墒不足或者出苗质量较差的地块播种后5-7天,应采用微灌浇水,每亩应浇水20-30立方米。越冬前期,发现土壤含水量不足时,应每亩灌水20-30立方米,具体视封冻水土壤含水量而定。
春季时,小麦拔节期(4月5日)灌水追肥,若是当年天气较为干旱或麦田群体不足,可以将该时期提前至起身期。微灌水肥一体化浇灌追肥,亩浇水20立方米,追加尿素10kg。开花灌浆期灌第二次水,亩浇水量20-30立方米,追施6kg左右尿素,1-2kg磷酸二氢钾。相比于常规小麦种植,这种方式能够节水50-60%,节肥20%,增产10%左右。
参考文献:[1]迟桂梅,郭希芹,于美芳,曲常迅,代小雁.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技术推广,2017,5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免费学习和交流。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整改或删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