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国风 于 2020-12-1 20:22 编辑
机械化农业时代的到来,现在农机基本在慢慢取代人力,但又因为农机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导致农机出现过各种意外。相信大家都有过尝试修理农机的经历。那么今天小土就来给大家提一嘴农机修理经验的误区!看看你中招了吗?
农机的修理经验误区
NO.1 安装活塞鞘明火加温
因为活塞鞘座的地方比较厚,而其他的地方又比较薄,所以当明火加温后的热膨胀系数会变得很大,会轻易使活塞变形。使用明火加温的话,加热温度会很高,在冷却过程中,零件里边的金属组织会因此受到破坏,所以会降低了活塞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NO.2 更换润滑油不清洗油道
很多机手在更换润滑油时,因为想图省事方便或者根本不清楚危害就选择了不清洗油底壳或输油道就将润滑油倒进去,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油底壳和输油道因未被清洗,里面含有很多杂质,导致零件表面加剧磨损,特别是新的或大修后的机车,试运转后的杂质会更多。如果不事先清洗后再进行作业,还将出现烧瓦和包轴事故
NO.3 安装气缸垫涂黄油
当安装气缸垫的时候,很多人习惯在气缸上面涂一层黄油。而在农机作业时,黄油因为遇高温后熔化流失,导致缸盖、缸体与气缸垫之间产生间隙,燃气从而泄露。这会造成气缸漏气,缸垫损坏等问题。黄油碰到高温产生的积炭还可以使缸垫老化变质,增加装拆的困难性。
NO.4 拧紧连杆螺丝不用扭力扳手
很多机手在拧连杆螺丝时嫌麻烦不用扭力扳手,而是去用专用扳手。这样强行去拧的话,连杆螺丝可能会因为不正常的力而产生内应力,这样会使金属产生过度疲惫而引起连杆螺丝断裂,最后造成机车事故的发生。
NO.5 行车时不装空气滤清器
发动机在运行时会吸进大量空气并排除掉废气。如果选择不安装空气滤清器的话,当农机作业时,空气中的大量灰尘就会被发动机吸进气缸,导致发动机的磨损度提高,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功率。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免费学习和交流。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整改或删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