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这几个认识误区,你需要了解一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是大家一致在关注的,不过有一些误区我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认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农民转移,只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和适当的刺激,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粮食产量可以提高。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由于沿海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大量有效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导致许多地区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若不改变农业生产模式,就难以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与粮食安全的零和博弈。要想实现“零和搏斗”,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农业生产模式,把劳动密集型农业变成资金、技术密集型农业,把劳动力量投入变成质量投入,才能实现“双赢”。 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耕地面积增长潜力巨大。我们还错误地认识到,中国国土的确广阔,但是,平均到13亿人就很少,而且太贫瘠,荒漠、戈壁、冻土、高山,沙漠化、盐碱化和缺水,使得中国耕地质量低下。尽管各地可能都有少部分耕地被征用,但与中国每年因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减少的沃土相比,这些大部分都是质量较差或难以开发的土地,其生产潜力极其有限,而且,如果考虑到中国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这类土地的增长潜力就更加有限。 迷信市场经济,执著于比较优势,主张中国应通过国际贸易解决自身的粮食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高附加值的养殖、花卉、水果等,放弃低附加值的粮食自给自足,让比较优势决定中国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国际贸易调节国内供求。这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粮食是一种战略产品,它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国家的独立,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来满足。所以在中国粮食问题上不存在比较优势。 对现行农业政策表示满意,认为逐步改革能够确保粮食保障。应当看到,农业政策的延续性不强,没有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经营,治标不治本,城乡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粮食安全状况会恶化。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免费学习和交流。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整改或删除。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对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我们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农村集体土地资
农机油门的六大雷区,看看你中了吗
2020农业不吃香?看看国务院怎么说!
必看系列!农机安全关系你我他,不可不看!
三点建议助你转型新农业!
|手机版|小黑屋|吃土了
( 蜀ICP备20002272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1-1-26 04:43 , Processed in 0.09375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四川发飙蜗牛科技有限公司
© 2019-2021 CHITULE.COM